移动端规划中底部导航很重要
有研讨者在关于移动设备运用状况的研讨中发现,49%的人依靠一根手指完成手机上的操作。在下图中,手机屏幕上的画面表明大致的接触范围,不同色彩表明用户能用拇指在屏幕上触及的区域。绿色表明轻易触及;黄色表明需求伸长手指;红色表明需求用户改动持握方法。

图片表明单手操作智能手机的舒适程度。
把最重要最常用的操作放在屏幕底部十分重要,由于它们能用一只手指轻松触及。
标签栏
许多运用遵从这一规则,将底部导航(又称作标签栏)作为最重要的app功用。
底部导航规划的3个关键
导航通常是搭载用户的交通工具。底部导航应该承载重要性等同的尖端目的地。这些目的地需求在app的任何地方留有直接的入口。
优秀的底部导航规划遵从以下3条定律:
1. 只显现最重要的目的地
在底部导航中运用3到5个尖端目的地。假如少于3个,请考虑运用标签替代。
底部导航防止运用5个以上,由于点击方针相互会过于挨近。在标签栏放置过多的项目,让人们难以点中他们的方针。每多展示一个标签,app的复杂性就增加一分。
假如尖端目的地确实有5个以上,不要用底部导航来承载这些入口,请考虑放在其他方位。
防止内容翻滚
小屏幕上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,便是部分躲藏式的导航——不用忧虑屏幕空间的局限,把标签项放入翻滚的标签栏即可。可是翻滚的内容功率低下,由于你得滑动一下才能看到想要的选项。

2. 表达出当时方位
没有表达当时方位,可能是app菜单中最遍及的过错。“我在哪里”是用户需求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,这是顺畅操作的条件。
用户应该在没有任何外部引导的状况下,一眼就看出怎么从A前往B。应该供给恰当的视觉头绪(图标、标签和色彩),操作就不需求任何阐明晰。
(1)图标
正由于底部导航操作以图标方法展示,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应该要适宜通过图标来表达。有些用户熟知的通用图标,通常这些都表明搜索、邮件、打印等功用。不幸的是,“通用”图标很少。app的规划师常常用图标来代表一些十分难以分辨的功用。

(2)色彩
防止在底部标签栏运用不同色彩的图标和文字标签。应当运用app的主色来表明视觉焦点。
遵从一条简略的规律——用app的主色来提亮当时的底部导航项(包括图标和文字标签)。
假如底部导航栏有布景色,就要用是非的图标和文字标签。

左图:防止运用五颜六色图标和五颜六色布景的组合;右图:运用是非图形。
(3)文字标签
文字标签要为导航图标供给简短有意义的描述。不要用太长的标签,由于它们不能切断或换行。
防止换行、切断和缩小文字标签。
菜单元素要易于阅读。用户要能了解他点击某个元素时会发生什么。
(4)点击尺度
方针区域足够大,才易于点击。将界面宽度按操作项的数量等分,核算每个底部导航操作项的宽度。或许,把一切底部导航项的宽度设为最宽。
移动端的固定导航栏。单位是逻辑像素(dp)。
(5)标签栏的小红点
可以在标签栏显现小红点,表明有相关的新信息。
可以用低调的方法给标签栏图标加上小红点。
3. 让导航不言自明
优秀的导航应该感觉像一只隐形的手,在操作途中指引用户。究竟,假如用户都无法找到,那最酷的功用和最有吸引人的内容都没用。
(1)表现
每个底部导航图标都要通向某个目的地。而不能是翻开菜单或其他弹出窗口。点按底部导航图标应该直接通向相应界面,或许改写当时激活的界面。
不要用标签栏供给控制项,用来操作当时界面或app模式中的元素。假如需求供给操作项,请改用工具栏。
(2)坚持一致
尽可能在每种状况下都显现标签栏。这样能给用户一种视觉上可靠的感觉。
不要由于功用不可用就移除某个标签。假如你在某些状况下移除一个标签,其他状况确保存,就会让你的app界面感觉不可靠、难以预料。最佳解决方案是确保一切标签都是可用的,然后解说为什么某个标签没有内容。
(3)躲藏标签栏
假如界面里是翻滚的信息流,标签栏可以在翻滚检查更多内容时躲藏,向下滑动测验回顶部时再显现。
底部导航栏可以根据翻滚,动态显现和躲藏。
(4)视觉愉悦
防止运用横向滑动的动效来切换界面。激活和未激活的界面,切换过渡作用应该运用叠加渐隐作用。
总结
底部导航应该:
可见且结构合理(运用3到5个尖端目的地,并且防止可翻滚内容)
清晰(导航栏元素要易于阅读,点击区域要足够大,方便操作)
简略(确保每个导航图标都通向适宜的目的地,并且通过底部导航要可以触达一切元素) |